3月31日至4月2日,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骨干赴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开展以“走进中国天眼,传承科学家精神;参观遵义会址,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教学、科研、管理岗位的党员骨干代表参加了活动。
走进中国天眼,感悟执着坚守、爱国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汲取前行动力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学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标志,更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创造的奇迹。
4月1日上午,大家来到位于贵州黔南群山深处的平塘县大窝凼FAST观测基地,与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第二党支部进行共建交流。首先通过观看纪录片回顾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科学工程从困难重重到创造奇迹,艰苦卓绝、不断创新跨越的建设过程;以及已故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眼”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从选址、立项到落成启用,南仁东多年扎根贵州深山,锐意创新、矢志不渝地铸造着大国重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随后,大家沿FAST的圈梁步行一周近距离参观FAST。震撼于这一超级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同时被我国科研工作者、工程建设者攻坚克难、勇于突破创新,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建功立业的精神深深感动。FAST已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精神,是中国科学家二十几年如一日的投入和坚守。
在党建交流环节,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徐宏力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和特色工作,李诚和刘建春老师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团队在网络传输、海量数据存储和压缩方面的最新成果。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第二党支部成员介绍了FAST运行以来的科技进展、数据存储、传输和压缩方面的技术现状。双方就海量数据存储、压缩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利用AI来挖掘天文数据中的有效信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党建及业务工作中进一步科研合作的方向。交流结束后,徐宏力代表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向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第二党支部赠送了纪念品。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这是南仁东写的一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追求。斯人已去,但他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将会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参观遵义会址纪念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4月2日,大家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陈列馆。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陈列馆时曾说:“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随着讲解员的详细生动讲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老师们对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等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为丰富的感悟。更深刻地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这也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通过本次贵州红色之旅,老师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科技领域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科技工作者们一生逐梦、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和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杰出品格,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们不畏险阻、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作为科技工作者,在这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考中,应该将“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做到极致,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深刻认识、勇于承担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坚定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