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申请人 |
申报单位 |
项目名称 |
1 |
张亚超 |
工程科学学院 |
基于空间光场调控的手性微纳机器人高效制备及在生物医疗中应用 |
2 |
刘 鹏 |
工程科学学院 |
基于同轴投影与增强现实技术的三维远程医学诊疗指导平台关键问题研究 |
3 |
杨 浩 |
工程科学学院 |
一种用于假肢和手功能康复的柔性灵巧手设计及控制 |
4 |
张 敏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组蛋白H3Q5Ser识别和调控的分子机制与功能研究 |
5 |
吕梦琪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乳腺癌潜在药物靶点蛋白质PHF20L1与配体识别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6 |
袁 月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间充质干细胞智能载药系统在胶质瘤靶向诊疗中的应用 |
7 |
周 煌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基于电化学泵氧技术的便携式智能医用制氧机的开发 |
8 |
杨冬冬 |
基础医学院 |
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在调控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机制 |
9 |
刘 航 |
生命科学学院 |
大分子抗生素用于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及机制研究 |
10 |
樊岁兴 |
生命科学学院 |
TOPAZ1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I中期纺锤体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 |
11 |
朱 霞 |
生命科学学院 |
靶向神经环路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疼痛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12 |
王 立 |
生命科学学院 |
转胞运纳米药物增敏胰腺癌深层组织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 |
13 |
刘科家 |
生命科学学院 |
SP2调控线粒体的机制研究 |
14 |
王 斐 |
生命科学学院 |
长链非编码RNA Satog在精子发生与男性不育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15 |
刘森泉 |
基础医学院 |
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共输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16 |
金 晶 |
基础医学院 |
基于新型化学探针深入研究转录因子BPTF的新功能及对应的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
17 |
李舒雅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性粒细胞支持的精准纳米医药用于肺炎治疗研究 |
18 |
毕丹蕾 |
生命科学学院 |
利用单细胞质谱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代谢紊乱及机制 |
19 |
夏尼诺 |
生命科学学院 |
解析小分子化合物S对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机制 |
20 |
叶 进 |
生命科学学院 |
GABAA受体在神经细胞轴突起始段动态分布的分子机理研究 |
21 |
孟凡征 |
附属第一医院 |
RIOK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22 |
陈 浩 |
附属第一医院 |
cGAS调控细胞周期介导胃癌放化疗抵抗的机制研究 |
23 |
苏 政 |
附属第一医院 |
传热可控生物支架精准诱导抗肿瘤免疫用于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
24 |
王宣之 |
附属第一医院 |
基于同轴生物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构建载细胞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 |
25 |
王晓芳 |
附属第一医院 |
PGRN对肺上皮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26 |
陈凯歌 |
附属第一医院 |
新型“铝佐剂与抗原一体化”纳米疫苗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
27 |
吴 亮 |
附属第一医院 |
“ADRB2-PLAG1-USP44-Snail1”信号通路介导外周神经系统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
28 |
程菁菁 |
附属第一医院 |
PGAM5调控线粒体稳定在肝癌细胞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9 |
李 政 |
附属第一医院 |
HDAC6介导脊髓损伤后巨噬细胞趋化及泡沫化的机制研究 |
30 |
高 磊 |
附属第一医院 |
心梗后循环外泌体通过miR-192-3p-Kpnb1途径调控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血管新生机制研究 |
31 |
叶成坤 |
附属第一医院 |
联合靶向EGFR/β-catenin精准治疗GOLPH3高表达脑胶质瘤的研究 |
32 |
张春婷 |
附属第一医院 |
ATP合酶抑制因子-1(ATPIF1)通过调控自噬途径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33 |
吴永琴 |
附属第一医院 |
米替福新抑制外排泵活性逆转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
34 |
谢佳佳 |
附属第一医院 |
自噬在羟氯喹增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HPV感染性病变中的机制研究 |
35 |
丁承超 |
附属第一医院 |
流感抗原特异性CAR-T细胞联合自体治疗性疫苗对HIV-1病毒库的体外清除作用研究 |
36 |
王冬耀 |
附属第一医院 |
活化型TGF-β1抑制骨髓NK细胞GVL效应导致移植后早期复发机制研究 |
37 |
杨成伟 |
附属第一医院 |
褪黑素通过SIRT1-HMGB1信号通路参与骨癌痛发生和镇痛的机制研究 |
38 |
朱泽斌 |
附属第一医院 |
FXR激动剂通过调控FXR-NLRP3炎症小体-GSDMD通路抑制焦亡减轻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
39 |
李 璐 |
附属第一医院 |
TRPV1+伤害感受器在流感病毒肺炎中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
40 |
李梦鸽 |
附属第一医院 |
乙肝病毒整合靶基因MLL4在肝癌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
41 |
张贤祚 |
附属第一医院 |
lincRNA-Smad6-2通过TGFβ1信号通路调节骨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在激素性骨质疏松骨量丢失中的作用 |
42 |
段文秀 |
附属第一医院 |
探究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细胞癌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信号分子及通路 |
43 |
曹 媛 |
附属第一医院 |
ROS响应性多肽交联的纳米复合水凝胶在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中的研究 |
44 |
周 虎 |
附属第一医院 |
光响应没食子酸脂质体的构建及其在铂耐药卵巢癌治疗中的基础研究 |
45 |
李骁扬 |
附属第一医院 |
基于EGFR基因突变丰度与全病灶CT影像应用深度学习建立肺腺癌靶向治疗疗效预测模型的研究 |
46 |
李 磊 |
附属第一医院 |
miR-27a-3p调控THRβ通过Ihh信号通路诱导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异常骨形成的机制研究 |
47 |
黄淑娟 |
附属第一医院 |
苹果酸脱氢酶-1(MDH1)在AML中的预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48 |
张天平 |
附属第一医院 |
长链非编码RN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49 |
朱晓莉 |
附属第一医院 |
C11orf84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50 |
陈丹蕾 |
附属第一医院 |
组蛋白H3.3调控肝癌细胞衰老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 |
51 |
刘林青 |
附属第一医院 |
FTO介导的m6A去甲基化修饰在右旋-2-羟基戊二酸抑制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52 |
谢 放 |
附属第一医院 |
BET抑制剂I-BET762调控miR-21/SOCS6表达依赖的JAK2/STAT3/IRF9通路活化从而影响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
53 |
陈 曦 |
附属第一医院 |
BACH1应答氧化应激引起髓核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 |
54 |
周 杨 |
附属第一医院 |
脊髓Epac1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研究 |
55 |
洪 磊 |
附属第一医院 |
Sema7A调控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及转化研究 |
56 |
常 娜 |
附属第一医院 |
Exosome与HuR共调控IFN-β致食管癌辐射抗性的机制研究 |
57 |
孙永进 |
附属第一医院 |
胚胎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调控髓核细胞衰老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机制 |
58 |
李 蒙 |
附属第一医院 |
PP2Ac磷酸化Bcl-2调控破骨细胞自噬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59 |
奚之玉 |
附属第一医院 |
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YAP通路对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亚型的调节机制研究 |
60 |
姚晓波 |
附属第一医院 |
227Th标记的帕尼单抗放射免疫治疗结直肠癌的实验研究 |
61 |
汪 静 |
附属第一医院 |
融合基因EEF1DP3-FRY在鼻咽癌中临床意义及功能研究 |
62 |
郑 茂 |
附属第一医院 |
低水平LBP通过激活PPARα-FGF21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探索 |
63 |
王 俐 |
附属第一医院 |
艾拉莫德调控ADAM17介导的巨噬细胞分子脱落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64 |
金 魁 |
附属第一医院 |
丙酮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
65 |
朱月琴 |
附属第一医院 |
miR-350/hnRNPA1/PKM2轴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66 |
王艳青 |
附属第一医院 |
口腔菌群与炎症性肠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
67 |
高 歌 |
附属第一医院 |
miR-146a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和吞噬促进颅内动脉瘤破裂机制的研究 |
68 |
李新亚 |
附属第一医院 |
circSLC8A1海绵样吸附miRNA调控PI3K/AKT通路致心脏重构和纤维化在心脏衰老中机制研究 |
69 |
申书伟 |
附属第一医院 |
基于可控断裂微针的个性化区域透皮给药研究 |
70 |
聂小敏 |
附属第一医院 |
骨钙素对心脏微循环的调控作用及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
|
|
|
|
|